许江 - 生如夏花
估价:¥1,800,000 - ¥2,800,000
固定保证金:¥0
材质
油彩 画布
创作年代
2014年
尺寸
50×300cm
出版
出版:
2014年 《东方葵——许江作品集〈层览-葵平线〉》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34页。
2015年 《东方葵II——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青岛出版社,第308页。
2019年 《葵颂——许江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144页。
2019年 《 葵颂六章〈天涯·无断的地平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26页。
2023年 《远望者——许江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116页。
展览
“东方葵—许江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2014年。
“东方葵川一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中华艺术宫(上海),2015年。
“葵园守望一许江艺术展”,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2016年。
“葵颂一许江近作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8年。
“东方葵一许江个展”,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俄罗斯),2019年。
“葵颂一许江艺术展”,山东美术馆(济南),2019年。
“远望者一许江作品展”,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上海),2023年。
拍品详情
许江出生于中国福州,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 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世纪80年代末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从2001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二十年。曾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并获“鲁迅艺术奖”、“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佳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荒野中的“葵园”(2003-2009) 2003年至2009年,在这一阶段,许江的主要代表作品都是以荒野中的“葵园”为主。这与他和葵园的第一次邂逅有很大关联许江后来每每创作之时,心中都会掠过第一次与葵邂逅的那片葵园。许江偶遇的那片荒野葵园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古城的真实遗址遥遥相望。一边是因四季轮替而衰败的老葵,一边是千年风沙孤独挺立的古城遗址,此刻艺术家心中充满了对时光的感伤,通过葵园的创作,将情赋予了这片景中,写景抒情,寓情于景。2004至2006年间,许江创作了代表作品《葵园十二景》。
无根的“葵园”(2010-2015)在2010年一2015年,许江创作了-些无根的葵园作。这些葵不再扎根于荒野大地,它们拔地而起。许江主观的处理画使葵秆堆积成为带有某种神秘感的图式,葵不再是客观现实空间中的自然状态,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表现性。2010年,许江创作了《无地花》,许江的葵园开始脱离大地,是没有土地的葵。画面中“无地花”整齐的排列着,枝干犹如荆棘,带若野性的荒凉。
聚焦于“葵盘”(2016-至今) 2017年,许江将画笔转向“葵盘”。原以为许江作品中的大气磅薄和激荡来源于整个画面的观角和构图,他的作品无论是之前的城市废墟还是大片葵园,都是一种远望又总揽全局的视角。但他近几年创作的“葵盘”系列的作品,视角聚焦小小的葵盘,画面却依川川大气磅薄,慷既激品。2018年许江以雕塑的艺术形式创作了《华葵》,6尊直径3.5米的葵盘,展现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火红的葵头仿佛塑造了一个火红的燃烧理想的年代,重现一代人的精神图谱。
每年夏季,在半山的窄长的坡地上,总会长出几株向日葵。那葵抓着松软的黄土,艰难地探出身子,在南国阳光中,格外明亮。那持续的绚烂,总教人发天地的畅想,相信某种超越性的转换力量。许江所画的葵花是自我意识的表达,他在绘画中借用葵花这一精神意象处理的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而作品《生如夏花》中的葵花又象征着众生,通过根茎连结着大地,通过每一代人最切身的生命经验,葵园化作历史与山河。这是一种生命最原初的力量,无尽地生长,像着天空触及,彻底释放生命之伟力。茂盛的葵园也是一种视觉反复再生的排演,图像的细节不断涌现并被观看之道激发而出,源源不断融会而为打通主客、群我、内外的艺术之道。在观看者与事物的身心交感中,在格物与感知的互相焕发中,在艺术语言的磨砺与提炼中,艺术家的生命经验得以彰显,画作中更为深远的精神世界得以展开。
生如夏花许江
(一)烈日照向一望无际的戈壁,碎石与顽土拼成戈壁的底色,油葵从大地上拎起一小撮土,低低却又顽固地伫立着。荒原的风掠过,葵藿颤动,小叶盘抖着碎光,戈壁上泛起一片黄褐色的微波,一片接着一片荡开去,绒绒的,颤颤的,仿佛大地的声息。我站在阿尔泰北部戈壁的边缘,心中澎湃着曾经的多个葵园,仿佛踏着这葵园的碎片,慢慢前行。
画葵已历12个年头。12年前,亚洲之行的一次邂逅,把我带进葵园大地。这之后,我画春葵、夏葵、秋葵、雪葵,画群葵、孤葵、硕葵、残葵,葵成为我旷日持久的绘画对象。我仿佛一个葵园的牧者,用眼睛放牧葵园风光,用身体承载葵园四季,用心灵聆听葵园深处的咏叹。
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会上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可靠的办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针对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浮躁之风,根源就在于文艺与人民、与生活疏远了。克服浮躁之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关键在于如何能“深”。首先,“深”不是单向的。这个“生活”不是异乡景色的浮光掠影,不是即物即景的记录,而是一个身入、深入、心入其中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我们得以贴近现实,贴近地气,深耕时代的现实大地;同时,通过这个入口,又让现实生活来教育和开启我们,学习与时代的命运休戚与共,从而由此获得真正影响和塑造我们一生的、赋予我们创造的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现场。其次,“深”不能一蹴而就。艺术家的创造是经年累月的建构,在上述的双向结构里始终处于“化”程中,这是一个缓慢的生命成长过程。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不是一片现成的风景,而是一片含而未发的生机生意,它牵连着某种随机而发又趋向深度的直观建构,牵连着某种互为激发和塑造的生命过程,牵连着依靠艺行艺思得以重建而不断深化的感受力。只有当这种生命过程达到一定深度,只有当这种感受跬积到一定高度,“深入生活”才能得以实现,“扎根人民”才不会流于空话。回想12年画葵,我深切感受到葵园不是一个现成的风景及其物化。葵园是一片大地,一片夏花秋叶、生生灭灭的真实大地,一片镌刻着历史记忆和时代诗性的大地。随着大地的运变,我们的生命得以缓慢地锻造,我们的艺术渐次展现独特的生机。
(二) 2003年在马拉马拉海峡的土耳其广袤平原上,我蓦然置身于一片无际的葵原。后来,在反反复复的追忆中,我深情写道:“那葵与大地同体同色,风烧火燎一般,闪烁熠熠铜光。它们像一群老兵,等候最后一道军令。那葵的极盛和衰老,只在秋夏之间,眼见到的却是废墟般的生命。生命如此倏忽,却要在原野上守候着自己,守候一场辉煌的老去。那铜色的葵并不向着太阳,却独自倾心,向着同一个方向,那里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天与地的灵犀被这种神秘所牵连,被这种庄重的表情所激活。大自然的神性被这一幕永远地塑在大地上。于是,在我心深处,永远凝着这样一片庄严的葵园。”
自然的神性总是那般相伴相随,随机化变。在那片葵园百里之遥的地方,正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古城的遗址现场。那构成世界历史底层的远古痕迹,只是那萋萋小山下12层古遗迹的第5层,在它的下面,还积淀着7层更为遥远的人类历史。这悠悠古迹与那岁岁葵生,那一年一季的坚守与这千古不移的坚守,形成怎样的一种比照,在我心中激发起某种特殊的远望和乡愁,那在心中跬积了数十年的一代向阳葵的记忆被蓦然点亮。回国之后,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葵园十二景》。十二景一方面刻画着某种荒原的景色,虽百感交集,却依稀可见云水一碧的庄严气象;另一方面又以远怀的情思来点亮某种生命的叹喟,以意写的词牌来诱发中国式风景的诗意。这种以油画方式来追写中国式的风景,在当时还不多见。因沧桑而感喟岁月,因岁月而呼唤远怀,最早的葵园绘画中,漾溢着两种追怀,一种是青春记忆的追怀,一种是东方诗意的追怀。这追怀在生活中的一瞬被点亮,又在后来的不断深化中被渐渐廓清。
(三)另一片难忘的葵园在内蒙古雪原的深处。确切的地址已难说清,记忆中只是茫茫雪原中三个小时的寻觅。那是2007年冬,朋友为我在草原深处留一片葵。吉普车在沟坎中行驰很久,最后在天地一色的微茫中,依稀看见墨晕般的一点,渐近渐大,正是那片葵园。叶已凋残,枝秆坚挺,唯那葵盘,挑着雪,昂然向远方。白原中,葵化身而为黛黑色,仿佛铁铸,沁着一种冷峻的力量。当地的农人告诉我:葵是最平常、最草根的物种。土地太贫瘠了,就种葵。葵发达的根系会抓松土壤,一年年将葵身埋入土中,三年五载,土地便得以改善。西北人收葵,常用剪子将葵头剪去,无头的葵秆弃在荒野,冬季雪寒,挺着一份苍凉。雪葵的描述深深地打动了我。后来,我把感受画在十米长幅《青葵》中,三个月的漫长创作,掌心的老茧被笔杆顶得生疼,我把肉身的痛切隐在《青葵》中。那痛楚还让我对葵秆,那剥了皮一般却宁折不弯的葵秆产生莫名的敬意。从此,在我的群葵中,那葵秆成了刻画的核心,编织起一道道密织的葵墙。由于这葵秆,我笔下的葵默然告别了荒寒大地上的羸弱身影,而变为如墙如壁般的硬朗。我知道,在葵的生长的底层,是我自己的生命的洗礼和塑造。我在这里挥汗耕作,在这里化蛹成蝶。
2008年5月,汶川川地震揉碎了中国心。在汶川地震月祭活动中,我慨然画了《葵园》三联画,第一幅是寒风中颤动的残葵,第三幅是互相搀扶的群葵。葵的当代叙事与激情打动了我,这之后我将这种鲜活的、拯救一般的情绪注入葵林。在这些十几米长的巨幅中,群葵伫立,相拥相生,它既是一种丰硕,又是一种重负,它记录着沧桑,又怀抱着希望。一枝枝葵的生命成长,在这里被磨铸成金属一般的锻造,时代生活的交汇,那天地神人,聚拢成某种宏大的鸣响。从此,我掌心的深辙与葵园的质感、心的质感相连,这种感受教会我由心的观照,并以某种坚定和力度回馈生活,回馈绘画。
(四)年年追葵,2012年,我追到了新疆北部阿尔泰。新疆的葵园总以万亩计。第二天一早我们被带到另一片葵园。清晨八点,天未明,月高悬,两人高的硕葵,一望无际,如若横河。曦光渐落,葵园被慢慢点亮。一车女葵农前来,砍下葵秆,垒成小山般的葵垛。葵藿翻卷,花盘交叠,群葵仿佛在一个直立的骨架上重新生长。葵的横陈,与直立相异,让人想到生者的倾覆。横葵如横山,断面上的葵盘,横生直挺,兀自坚强。尤其一片片小盘,虽秆细枝长,却坚挺依然。横葵相叠,含着一个曾经丰硕的葵园。硕葵横陈,将辽阔和四季,叠成一片青山,一片盛园的纪念碑。
于是,从2013年至2014年,我画了一组巨幅《东方葵》。那金塔一般耸起的葵,那如若波涛涌动的葵,那山壑地层一般叠压的葵…几百个葵叠置在一起,如山如壑,它们的簇拥与生长会是怎样的呢?它们的纠结与博斗会是怎样的呢?群葵仿佛出演某个剧目,角色的表演却是随机而发。压抑和解放不断形成错锋,葵生葵没的挣扎恰在其中。正是在这个重新生成的过程中,有许多内涵转换潜来,形成某些不可预知的东西。绘画的千百次挥酒,将生命深层的讯息发掘了出来,最后形成群葵大势。大势翻腾,某种呐喊传递出来,让我们听到。此时,我们已在其中。这组《东方葵》被置于展厅的屏风之上,九道屏,每道屏如一座葵山。金塔狂飚,横葵断壑。中国传统将屏风又称“横山”,回望展区,九重屏如若层峦叠嶂,高城望断。立身展厅,立身葵园,我们正置身于某种宏大的交响与气象之中。
中国人有咏物的传统,梅兰竹菊即是这一传统的诗化表现。但真正代表20世纪中国人的只有葵,历史选择了葵。葵是一代人的肉身,它的炽热、燃烧,它的草根、群体,包蕴着这代人的生命况味,凝聚着人民的博大和坚强。葵的这种肉身随着时代生活的变迁而变迁,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而成长。十二年磨一葵,这葵不仅活化在大地上,也活化在我心中。这葵代表着历史,向我们展示本己的身体,展示一代人曾有和应有的身体,并由此渐次地展示和开启着那种交织在我们身上的沧桑和博大的力量,展示和开启着积淀在我们身体中的某种根性的坚强。
那葵园的耕作还将继续,那人民的钟声必要远播。
我跨过无边的人海
登访隐者孔明先生
久仰隐人心胸洞达
听
传善睐春秋模丈夫行
这沉郁追怀的历史吟咏,出自吴大羽先生的手笔。年代已远,读来却依然令人心动。诗句中。有一种放拓,又怀一般敬诚之心。吴先生的诗中蕴着一种悠长的吐纳,仿佛江岸上远播的钟声。从远处来,往远处去。这青葱的葵园,可有这种鸣响的远播。
艺术家简介
许江,1955年出生于福州。198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8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1988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研修,199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副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曾应邀参加世纪之门•199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巴西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14届亚洲国际艺术大展;作为油画家他多次在德国,美国,香港和台湾举办个人展。他的作品应邀参加"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及"首届亚太地区现代艺术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等海内外重要展览,并获'鲁迅艺术奖','97中国艺术大展'金奖等奖项。同时他参与组织策划了'上海双年展'以及'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德国柏林)。
竞买重要提示
- 本公司对本图录内所列明的的所有拍卖品的真伪及/或品质,均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成功后不得以拍卖品真伪及/或品质存在瑕疵为由拒绝付款。
- 本公司提供现场预展方式供所有竞买人在拍卖前对拍卖品进行实物审看,竞买人应亲自或委托代理人前来审看拍卖品原物,作为是否参与竞买及竞买价格的决策依据。
竞买人如不能接受本公司瑕疵不担保声明的,请勿参加拍卖!!!!
- 本公司为拍卖活动组织者而非实际出售方,拍卖活动由多方参与形成最终成交价格,拍卖成交后撤销将会影响拍卖委托人、买受人及其他参与竞买人多方权益,竞买人拍得拍品后不得以看错、没注意等主观方面原因要求退货。
- 对于参加竞买,但成交之后拒绝付款的行为,本公司将依据拍卖法及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敬请知悉!!
配送说明
一、请在付清拍品款项之后及时联系工作人员发货。
二、如您需要自提,请在工作日期间,持买受人的有效证件到公司提取。如买受人因故无法到场,可委托他人代为提取,且需同时提供买受人的书面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有效证件。
三、公司实行货到付款政策,默认为顺丰保价到付,若途中出现破损、遗失等情况,责任由买受人承担,泓盛拍卖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顺丰保价收费标准如下(仅供参考,以实际收费为准):
1、中国内地地区(快递产品):
声明价值500元及以下:1元人民币/票;声明价值501-1000元:2元人民币/票;声明价值1000元以上:保价费用=声明价值*标准服务费率(5‰),四舍五入取整。
2、中国内地地区(快运产品):
1)、快运标准达:物品计费重量≤40kg,收费≥2元;40kg<物品计费重量≤100kg,收费≥4元;物品计费重量>100kg,收费≥12元;超出最低保价金额时,保价费用=声明价值* 标准服务费率(6‰),四舍五入取整。
2)、大票直送:保价费用=声明价值* 标准服务费率(6‰),四舍五入取整,最低收费24元人民币。
3)、整车直达:保价费用=声明价值* 标准服务费率(5‰),四舍五入取整,最低收费30元人民币。
3、针对部分易碎品类货物(快递、快运产品):保价费用=声明价值*8‰,时效及特惠产品最低收费2元/票,快运标准达最低收费3元/票起,大票直送最低收费32元/票。
4、针对部分易损件(快递产品):保价费用=声明价值*9‰。
5、中国内地至海外:
国际标快、国际特惠:声明价值低于(含)2000元人民币时,9.9人民币/票;声明价值高于(不含)2000元人民币时,中国内地至海外流向保价费用=声明价值*8‰。
详情可通过顺丰客服热线95338、当地收派员或点击在线客服咨询。
{
"artist": "许江",
"signature": null,
"composeTime": "2014年",
"startingPrice": 1800000,
"video": [],
"correctWord": null,
"lot": "9524",
"exhibit": "“东方葵—许江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2014年。<br>“东方葵川一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中华艺术宫(上海),2015年。<br>“葵园守望一许江艺术展”,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2016年。<br>“葵颂一许江近作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8年。<br>“东方葵一许江个展”,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俄罗斯),2019年。<br>“葵颂一许江艺术展”,山东美术馆(济南),2019年。<br>“远望者一许江作品展”,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上海),2023年。",
"nearAuctions": [
{
"lot": "9521",
"specialcode": "W2024122",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1.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9521.jpg",
"id": 252491,
"auctionCode": "W200320801",
"specialCode": "W2024122"
},
{
"lot": "9522",
"specialcode": "W2024122",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2.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9522.jpg",
"id": 252492,
"auctionCode": "W1600135801",
"specialCode": "W2024122"
},
{
"lot": "9523",
"specialcode": "W2024122",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3.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9523.jpg",
"id": 252493,
"auctionCode": "W1600135802",
"specialCode": "W2024122"
},
{
"lot": "9524",
"specialcode": "W2024122",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4.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9524.jpg",
"id": 252494,
"auctionCode": "W200271101",
"specialCode": "W2024122"
},
{
"lot": "9525",
"specialcode": "W2024122",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5.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9525.jpg",
"id": 252495,
"auctionCode": "W200272001",
"specialCode": "W2024122"
},
{
"lot": "9526",
"specialcode": "W2024122",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6.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9526.jpg",
"id": 252496,
"auctionCode": "W000612504",
"specialCode": "W2024122"
}
],
"detailImage": [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2024122/big/9524.jpg"
],
"auctionEndtime": "2024-12-15 23:59:59",
"evaluateHigh": 2800000,
"evaluateLow": 1800000,
"pieceDimension": "50×300cm",
"auctionName": "生如夏花",
"special": 0,
"artistDetail": {
"artistid": 351,
"artistcode": "许江",
"artistnameChs": "许江",
"artistnameCht": "許江",
"artistnameEng": "XU JIANG",
"artistnameGer": null,
"artistnameFra": null,
"artistnameJpn": null,
"showtag": 1,
"orderchar": "X",
"lastmodify": "2009-09-16",
"artistborn": 1955,
"artistdie": null,
"artistbornold": null,
"artistdieold": null,
"artistresumeChs": "许江,1955年出生于福州。198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8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1988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研修,199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副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曾应邀参加世纪之门•199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巴西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14届亚洲国际艺术大展;作为油画家他多次在德国,美国,香港和台湾举办个人展。他的作品应邀参加\"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及\"首届亚太地区现代艺术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等海内外重要展览,并获'鲁迅艺术奖','97中国艺术大展'金奖等奖项。同时他参与组织策划了'上海双年展'以及'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德国柏林)。<br><br>",
"artistresumeCht": "許江,1955年出生于福州。1982年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1986年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講師,1988年,西德漢堡美術學院自由藝術系研修,1992年,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副主任,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曾應邀參加世紀之門•1997-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巴西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日本14屆亞洲國際藝術大展;作爲油畫家他多次在德國,美國,香港和台灣舉辦個人展。他的作品應邀參加\"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以及\"首屆亞太地區現代藝術三年展\"(澳大利亞昆士蘭)等海内外重要展覽,并獲'魯迅藝術獎','97中國藝術大展'金獎等獎項。同時他參與組織策劃了'上海雙年展'以及'生活在此時-中國當代藝術'(德國柏林)。\r\n\r\n",
"artistresumeEng": "Xu Jiang was born in 1955 in Fuzhou, Fujian Province. He graduated from the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of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He attended advanced class in Hamburg Art Institute in Germany in 1988. His paintings were selected into the 6th National Fine Arts Exhibition, the 1st and 2nd China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and the Shanghai Biennial Art Exhibition in 1996. His works were collect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Art Gallery and other domestic and overseas art institutions.",
"artistresumeGer": null,
"artistresumeFra": null,
"artistresumeJpn": null
},
"material": "油彩 画布",
"form": null,
"awards": null,
"publish": "出版:<br>2014年 《东方葵——许江作品集〈层览-葵平线〉》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34页。<br>2015年 《东方葵II——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青岛出版社,第308页。<br>2019年 《葵颂——许江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144页。<br>2019年 《 葵颂六章〈天涯·无断的地平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26页。<br>2023年 《远望者——许江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116页。<br>",
"howManyUser": 0,
"memorandum": "许江出生于中国福州,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 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世纪80年代末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从2001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二十年。曾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并获“鲁迅艺术奖”、“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佳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项。<br><br>荒野中的“葵园”(2003-2009) 2003年至2009年,在这一阶段,许江的主要代表作品都是以荒野中的“葵园”为主。这与他和葵园的第一次邂逅有很大关联许江后来每每创作之时,心中都会掠过第一次与葵邂逅的那片葵园。许江偶遇的那片荒野葵园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古城的真实遗址遥遥相望。一边是因四季轮替而衰败的老葵,一边是千年风沙孤独挺立的古城遗址,此刻艺术家心中充满了对时光的感伤,通过葵园的创作,将情赋予了这片景中,写景抒情,寓情于景。2004至2006年间,许江创作了代表作品《葵园十二景》。<br><br>无根的“葵园”(2010-2015)在2010年一2015年,许江创作了-些无根的葵园作。这些葵不再扎根于荒野大地,它们拔地而起。许江主观的处理画使葵秆堆积成为带有某种神秘感的图式,葵不再是客观现实空间中的自然状态,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表现性。2010年,许江创作了《无地花》,许江的葵园开始脱离大地,是没有土地的葵。画面中“无地花”整齐的排列着,枝干犹如荆棘,带若野性的荒凉。<br><br>聚焦于“葵盘”(2016-至今) 2017年,许江将画笔转向“葵盘”。原以为许江作品中的大气磅薄和激荡来源于整个画面的观角和构图,他的作品无论是之前的城市废墟还是大片葵园,都是一种远望又总揽全局的视角。但他近几年创作的“葵盘”系列的作品,视角聚焦小小的葵盘,画面却依川川大气磅薄,慷既激品。2018年许江以雕塑的艺术形式创作了《华葵》,6尊直径3.5米的葵盘,展现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火红的葵头仿佛塑造了一个火红的燃烧理想的年代,重现一代人的精神图谱。<br><br>每年夏季,在半山的窄长的坡地上,总会长出几株向日葵。那葵抓着松软的黄土,艰难地探出身子,在南国阳光中,格外明亮。那持续的绚烂,总教人发天地的畅想,相信某种超越性的转换力量。许江所画的葵花是自我意识的表达,他在绘画中借用葵花这一精神意象处理的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而作品《生如夏花》中的葵花又象征着众生,通过根茎连结着大地,通过每一代人最切身的生命经验,葵园化作历史与山河。这是一种生命最原初的力量,无尽地生长,像着天空触及,彻底释放生命之伟力。茂盛的葵园也是一种视觉反复再生的排演,图像的细节不断涌现并被观看之道激发而出,源源不断融会而为打通主客、群我、内外的艺术之道。在观看者与事物的身心交感中,在格物与感知的互相焕发中,在艺术语言的磨砺与提炼中,艺术家的生命经验得以彰显,画作中更为深远的精神世界得以展开。<br><br>生如夏花许江<br>(一)烈日照向一望无际的戈壁,碎石与顽土拼成戈壁的底色,油葵从大地上拎起一小撮土,低低却又顽固地伫立着。荒原的风掠过,葵藿颤动,小叶盘抖着碎光,戈壁上泛起一片黄褐色的微波,一片接着一片荡开去,绒绒的,颤颤的,仿佛大地的声息。我站在阿尔泰北部戈壁的边缘,心中澎湃着曾经的多个葵园,仿佛踏着这葵园的碎片,慢慢前行。<br>画葵已历12个年头。12年前,亚洲之行的一次邂逅,把我带进葵园大地。这之后,我画春葵、夏葵、秋葵、雪葵,画群葵、孤葵、硕葵、残葵,葵成为我旷日持久的绘画对象。我仿佛一个葵园的牧者,用眼睛放牧葵园风光,用身体承载葵园四季,用心灵聆听葵园深处的咏叹。<br>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会上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可靠的办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针对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浮躁之风,根源就在于文艺与人民、与生活疏远了。克服浮躁之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br>深入生活,关键在于如何能“深”。首先,“深”不是单向的。这个“生活”不是异乡景色的浮光掠影,不是即物即景的记录,而是一个身入、深入、心入其中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我们得以贴近现实,贴近地气,深耕时代的现实大地;同时,通过这个入口,又让现实生活来教育和开启我们,学习与时代的命运休戚与共,从而由此获得真正影响和塑造我们一生的、赋予我们创造的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现场。其次,“深”不能一蹴而就。艺术家的创造是经年累月的建构,在上述的双向结构里始终处于“化”程中,这是一个缓慢的生命成长过程。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不是一片现成的风景,而是一片含而未发的生机生意,它牵连着某种随机而发又趋向深度的直观建构,牵连着某种互为激发和塑造的生命过程,牵连着依靠艺行艺思得以重建而不断深化的感受力。只有当这种生命过程达到一定深度,只有当这种感受跬积到一定高度,“深入生活”才能得以实现,“扎根人民”才不会流于空话。回想12年画葵,我深切感受到葵园不是一个现成的风景及其物化。葵园是一片大地,一片夏花秋叶、生生灭灭的真实大地,一片镌刻着历史记忆和时代诗性的大地。随着大地的运变,我们的生命得以缓慢地锻造,我们的艺术渐次展现独特的生机。<br>(二) 2003年在马拉马拉海峡的土耳其广袤平原上,我蓦然置身于一片无际的葵原。后来,在反反复复的追忆中,我深情写道:“那葵与大地同体同色,风烧火燎一般,闪烁熠熠铜光。它们像一群老兵,等候最后一道军令。那葵的极盛和衰老,只在秋夏之间,眼见到的却是废墟般的生命。生命如此倏忽,却要在原野上守候着自己,守候一场辉煌的老去。那铜色的葵并不向着太阳,却独自倾心,向着同一个方向,那里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天与地的灵犀被这种神秘所牵连,被这种庄重的表情所激活。大自然的神性被这一幕永远地塑在大地上。于是,在我心深处,永远凝着这样一片庄严的葵园。”<br>自然的神性总是那般相伴相随,随机化变。在那片葵园百里之遥的地方,正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古城的遗址现场。那构成世界历史底层的远古痕迹,只是那萋萋小山下12层古遗迹的第5层,在它的下面,还积淀着7层更为遥远的人类历史。这悠悠古迹与那岁岁葵生,那一年一季的坚守与这千古不移的坚守,形成怎样的一种比照,在我心中激发起某种特殊的远望和乡愁,那在心中跬积了数十年的一代向阳葵的记忆被蓦然点亮。回国之后,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葵园十二景》。十二景一方面刻画着某种荒原的景色,虽百感交集,却依稀可见云水一碧的庄严气象;另一方面又以远怀的情思来点亮某种生命的叹喟,以意写的词牌来诱发中国式风景的诗意。这种以油画方式来追写中国式的风景,在当时还不多见。因沧桑而感喟岁月,因岁月而呼唤远怀,最早的葵园绘画中,漾溢着两种追怀,一种是青春记忆的追怀,一种是东方诗意的追怀。这追怀在生活中的一瞬被点亮,又在后来的不断深化中被渐渐廓清。<br>(三)另一片难忘的葵园在内蒙古雪原的深处。确切的地址已难说清,记忆中只是茫茫雪原中三个小时的寻觅。那是2007年冬,朋友为我在草原深处留一片葵。吉普车在沟坎中行驰很久,最后在天地一色的微茫中,依稀看见墨晕般的一点,渐近渐大,正是那片葵园。叶已凋残,枝秆坚挺,唯那葵盘,挑着雪,昂然向远方。白原中,葵化身而为黛黑色,仿佛铁铸,沁着一种冷峻的力量。当地的农人告诉我:葵是最平常、最草根的物种。土地太贫瘠了,就种葵。葵发达的根系会抓松土壤,一年年将葵身埋入土中,三年五载,土地便得以改善。西北人收葵,常用剪子将葵头剪去,无头的葵秆弃在荒野,冬季雪寒,挺着一份苍凉。雪葵的描述深深地打动了我。后来,我把感受画在十米长幅《青葵》中,三个月的漫长创作,掌心的老茧被笔杆顶得生疼,我把肉身的痛切隐在《青葵》中。那痛楚还让我对葵秆,那剥了皮一般却宁折不弯的葵秆产生莫名的敬意。从此,在我的群葵中,那葵秆成了刻画的核心,编织起一道道密织的葵墙。由于这葵秆,我笔下的葵默然告别了荒寒大地上的羸弱身影,而变为如墙如壁般的硬朗。我知道,在葵的生长的底层,是我自己的生命的洗礼和塑造。我在这里挥汗耕作,在这里化蛹成蝶。<br> 2008年5月,汶川川地震揉碎了中国心。在汶川地震月祭活动中,我慨然画了《葵园》三联画,第一幅是寒风中颤动的残葵,第三幅是互相搀扶的群葵。葵的当代叙事与激情打动了我,这之后我将这种鲜活的、拯救一般的情绪注入葵林。在这些十几米长的巨幅中,群葵伫立,相拥相生,它既是一种丰硕,又是一种重负,它记录着沧桑,又怀抱着希望。一枝枝葵的生命成长,在这里被磨铸成金属一般的锻造,时代生活的交汇,那天地神人,聚拢成某种宏大的鸣响。从此,我掌心的深辙与葵园的质感、心的质感相连,这种感受教会我由心的观照,并以某种坚定和力度回馈生活,回馈绘画。<br>(四)年年追葵,2012年,我追到了新疆北部阿尔泰。新疆的葵园总以万亩计。第二天一早我们被带到另一片葵园。清晨八点,天未明,月高悬,两人高的硕葵,一望无际,如若横河。曦光渐落,葵园被慢慢点亮。一车女葵农前来,砍下葵秆,垒成小山般的葵垛。葵藿翻卷,花盘交叠,群葵仿佛在一个直立的骨架上重新生长。葵的横陈,与直立相异,让人想到生者的倾覆。横葵如横山,断面上的葵盘,横生直挺,兀自坚强。尤其一片片小盘,虽秆细枝长,却坚挺依然。横葵相叠,含着一个曾经丰硕的葵园。硕葵横陈,将辽阔和四季,叠成一片青山,一片盛园的纪念碑。<br>于是,从2013年至2014年,我画了一组巨幅《东方葵》。那金塔一般耸起的葵,那如若波涛涌动的葵,那山壑地层一般叠压的葵…几百个葵叠置在一起,如山如壑,它们的簇拥与生长会是怎样的呢?它们的纠结与博斗会是怎样的呢?群葵仿佛出演某个剧目,角色的表演却是随机而发。压抑和解放不断形成错锋,葵生葵没的挣扎恰在其中。正是在这个重新生成的过程中,有许多内涵转换潜来,形成某些不可预知的东西。绘画的千百次挥酒,将生命深层的讯息发掘了出来,最后形成群葵大势。大势翻腾,某种呐喊传递出来,让我们听到。此时,我们已在其中。这组《东方葵》被置于展厅的屏风之上,九道屏,每道屏如一座葵山。金塔狂飚,横葵断壑。中国传统将屏风又称“横山”,回望展区,九重屏如若层峦叠嶂,高城望断。立身展厅,立身葵园,我们正置身于某种宏大的交响与气象之中。<br>中国人有咏物的传统,梅兰竹菊即是这一传统的诗化表现。但真正代表20世纪中国人的只有葵,历史选择了葵。葵是一代人的肉身,它的炽热、燃烧,它的草根、群体,包蕴着这代人的生命况味,凝聚着人民的博大和坚强。葵的这种肉身随着时代生活的变迁而变迁,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而成长。十二年磨一葵,这葵不仅活化在大地上,也活化在我心中。这葵代表着历史,向我们展示本己的身体,展示一代人曾有和应有的身体,并由此渐次地展示和开启着那种交织在我们身上的沧桑和博大的力量,展示和开启着积淀在我们身体中的某种根性的坚强。<br>那葵园的耕作还将继续,那人民的钟声必要远播。<br><br>我跨过无边的人海<br>登访隐者孔明先生<br>久仰隐人心胸洞达<br>听<br>传善睐春秋模丈夫行<br><br>这沉郁追怀的历史吟咏,出自吴大羽先生的手笔。年代已远,读来却依然令人心动。诗句中。有一种放拓,又怀一般敬诚之心。吴先生的诗中蕴着一种悠长的吐纳,仿佛江岸上远播的钟声。从远处来,往远处去。这青葱的葵园,可有这种鸣响的远播。<br>",
"specialCode": "W2024122",
"hammerprice": 1800000,
"status": 4
}